蓝喉鹦哥

蓝喉锥尾鹦鹉(学名:Pyrrhura cruentata)是典型的攀禽,鸟喙强劲有力,喙钩曲,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,喙基部具有腊膜。肌肉质舌厚。脚短,强大,对趾型,两趾向前两趾向后,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。鸟体羽毛为绿色,头部以及颈部为暗棕色,前额、眼睛周围以及耳羽部分为红棕色,颈部两侧为桔黄色;喉咙和胸部上方为蓝色。栖息于森林地区或森林地区的边缘地带。主要以水果、花朵、种子、浆果为食。有时候也会前往农耕区觅食谷类和水果等。通常成对活动,繁殖期聚小群,分布于巴西。

图片[1]-蓝喉鹦哥-鹦鹉网

外形特征

蓝喉锥尾鹦鹉体长30厘米,体重90克。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,前额、头顶、头部后方以及颈部为暗棕色,每片羽毛均有黄棕色的滚边;前额、眼睛周围以及耳羽部分为红棕色,颈部两侧为桔黄色;喉咙和胸部上方为蓝色,下腹部以及背部后方为暗红色;翅膀弯曲的部份为红色,翅膀外侧的主要飞行羽为蓝色,内侧的飞行羽为橄榄色;尾巴上方为橄榄色,内侧为红棕色;眼睛外围有一圈白色的裸皮,鸟喙为黑灰色,虹膜为黄色。幼鸟的体色较深,头顶的羽毛为黑色并带有点浅红色的滚边,翅膀弯曲的地方只有一点点红色,鸟喙为浅灰色,虹膜深色。

栖息环境

蓝喉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、森林地区的边缘地带、毗连的开阔乡村地区;会时常前往可可种植园中高大可以提供庇荫的树木休憩活动,偶尔也会造访当地的农耕区。

生活习性

蓝喉锥尾鹦鹉在繁殖季通常会组成4到10只的小群体,如果在提供食物的树木附近会聚集更多的数量。偏好树荫浓密的高大林木,但是会避开最高的枝叶顶端;在浓密的林间活动时相当难以察觉,因为蓝喉锥尾鹦鹉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;但在危险逼近的时候,会静止不动,借着掉落地面的残渣才得以发现它们;曾经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;通常在黄昏时候比较容易被发现,因为蓝喉锥尾鹦鹉在黄昏回巢时会发出很刺耳的叫声,此时它们会栖息于光秃秃无庇护的树枝上或是顶端,中午炎热的时候则会安静下来,一边在树荫下乘凉休憩,一边彼此交互用鸟喙理毛联络感情。

图片[2]-蓝喉鹦哥-鹦鹉网

主要以水果、花朵、种子、浆果为食。有时候也会前往农耕区觅食谷类和水果等。

分布范围

分布于巴西东部,从巴伊亚到里约热内卢。

繁殖方式

繁殖季在南半球的春天,从9月至12月,通常选择树洞做鸟巢,一窝约产2-4枚卵。孵化期22至25天,雏鸟需哺育持续约45天。

图片[3]-蓝喉鹦哥-鹦鹉网

保护级别
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ver 3.1 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——易危(VU)。

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CITESⅠ级保护动物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2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