掘穴鹦哥

掘穴鹦哥(学名:Cyanoliseus patagonus):是鸟纲、鹦鹉科典型的攀禽,共有4个亚种。体长为42-46厘米,体重256-303克。这种鹦鹉鸟体为棕橄榄绿色,头部以及喉咙带有点绿色,胸部上方的两侧带有白色的斑纹状羽毛。下腹部中央以及大腿为暗红色。晚成雏。鸟喙强劲有力,喙钩曲,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,喙基部具有腊膜。肌肉质舌厚。脚短,强大,对趾型,两趾向前两趾向后,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。

栖息于各种型态的开阔乡村地区,比较偏好靠近水源但刺丛生长的干燥地区,以及水源附近仙人掌植物生长的干燥地区。主要的食物为种子,通常成对活动,繁殖期聚小群,分布于阿根廷,智利和乌拉圭。

图片[1]-掘穴鹦哥-鹦鹉网

形态特征

掘穴鹦哥依照不同亚种体长为42-46厘米,体重256-303克。这种鹦鹉鸟体为棕橄榄绿色,头部以及喉咙带有点绿色,胸部上方的两侧带有白色的斑纹状羽毛(因鸟而异,有些鸟并没有白色斑纹);下腹部中央以及大腿为暗红色;背部下方、尾巴上方的覆羽、尾巴内侧覆羽、腹部两侧、大腿上方的区域为橄榄黄色;翅膀弯曲的部份以及翅膀的覆羽为橄榄色,主要覆羽以及翅膀外侧的主要羽毛为蓝色;眼睛外围环绕一圈很宽的白色裸皮,鸟喙黑色,虹膜黄白色。幼鸟的体色比较暗,且上鸟喙为灰白色,虹膜棕色,要等到12个月大以后羽色才能像成鸟般鲜艳。

栖息环境

该物种栖息在干旱的低地和山地草丛中,开阔的稀树草原,在水道上开阔的查科平原,棘手的灌木丛或柱状仙人掌(通常带有沙质底物),栖息海拔高度达2000米。主要栖息于各种型态的开阔乡村地区,比较偏好靠近水源但刺丛生长的干燥地区,以及水源附近仙人掌植物生长的干燥地区。

图片[2]-掘穴鹦哥-鹦鹉网

生活习性

掘穴鹦哥在繁殖季通常会组成8到40只不等数量的群体,也曾有过高达1000只的庞大群体记录。非常容易被发现,因为叫声非常刺耳。平常相当活泼好动,总是喜欢在丛棘林间灵活的攀爬,个性并不内向,相当容易接近。但是在地面上觅食则比较小心翼翼,也不易被发现,因为他们的羽色提供了绝佳的掩蔽,通常会有一名哨兵鸟担任警戒的任务,一但危险发生就会警告同伴,当受到惊吓,会整群飞起并伴随着巨大刺耳的鸣叫。通常会在清晨前往水源区饮水,然后前往觅食,在日正当中炎热的时候就会休憩,等到中午最炎热的时段过去,掘穴鹦哥就会在下午继续觅食,晚上则会回到栖息的地方过夜。夜晚会栖息于高耸的林木上或是在沙岩峭壁的洞中,偶尔也会在邻近城市附近的电话缆线上,曾经也有被看见过在夜晚飞行的纪录。

掘穴鹦哥也是季节性迁徙的鸟种,在寒冷的季节会往北飞,前往比较温暖的气候生活,在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刺耳的鸣叫,很远就可以听的见。

掘穴鹦哥主要以种子(尤其偏好蓟和野生南瓜属植物的种子)、浆果、坚果、水果、植被等为食。常常会造访农耕区觅食,被当地农民当作害鸟射杀。

分布范围

现存(非繁殖地):乌拉圭。

现存(留鸟):智利。

现存:阿根廷。

繁殖方式

掘穴鹦哥的筑巢产卵季节从9月至来年2月。在石灰岩峭壁上、沙地或泥泞处挖洞穴,往往在一段相当一致的高度,这样可以全景式的观察周边的广阔地区。发掘的穴洞彼此接近,时常可以互相沟通。筑巢地点仍然位于河流或小溪的较近距离内。每窝产2-4枚卵,孵育24-25天。幼鸟仍留在鸟巢滞留持续8个星期,离巢后,在野外,幼鸟仍然依赖父母很长一段时间,甚至可能延长几个月。

图片[3]-掘穴鹦哥-鹦鹉网

保护现状

种群现状

该物种在阿根廷的许多地区仍然很常见,科尔多瓦仅报告了较小区域。估计4个亚种的种群规模。 (2011):指名亚种有43,330只;科尔多瓦亚种有1,700只,阿根廷亚种2,000只,智利亚种 5,000-6,000只。 根据这些数字,全球总量可能达到约95,000只成熟个体。趋势依据:由于生境的持续破坏和不可持续的开采水平,人们怀疑该物种数量在减少。

保护级别

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。
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 2018年 ver 3.1——无危(LC)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