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凤头鹦鹉,是指属于凤头鹦鹉总科(学名:Cacatuoidea) 凤头鹦鹉科(学名:Cacatuidae)内的21种鹦鹉。其外观特征为头上有可收展的头冠。
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鹦鹉羽毛呈现出 虹彩 的结构。
凤头鹦鹉平均要比其他的鹦鹉体型大,但其中 鸡尾鹦鹉 却是一种很小的凤头鹦鹉。凤头鹦鹉是最容易患上鹦鹉喙羽症的鹦鹉之一。该科与 鹦鹉科 一起组成鹦形目。自然状态下仅见于澳大利亚和其邻近岛屿。
凤头鹦鹉科(5属、21种、44亚种)
中文名称 | 拉丁学名 | |
一、 | 白凤头鹦鹉属 | Cacatua |
1. | 白凤头鹦鹉 | Cacatua alba |
2. | 杜科波氏凤头鹦鹉 | Cacatua ducorpsii |
3. | 葵花凤头鹦鹉 | Cacatua galerita |
4. | 戈芬氏凤头鹦鹉 | Cacatua goffini |
5. | 菲律宾凤头鹦鹉 | Cacatua haematuropygia |
6. | 米切氏凤头鹦鹉 | Cacatua leadbeateri |
7. | 鲑色凤头鹦鹉 | Cacatua moluccensis |
8. | 蓝眼凤头鹦鹉 | Cacatua ophthalmica |
9. | 西长嘴凤头鹦鹉 | Cacatua pastinator |
10. | 小凤头鹦鹉 | Cacatua sanguinea |
11. | 小葵花凤头鹦鹉 | Cacatua sulphurea |
12. | 长嘴凤头鹦鹉 | Cacatua tenuirostris |
二、 | 红冠凤头鹦鹉属 | Callocephalon |
13. | 红冠凤头鹦鹉 | Callocephalon fimbriatum |
三、 | 黑凤头鹦鹉属 | Calyptorhynchus |
14. | 红尾黑凤头鹦鹉 |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|
15. | 白尾黑凤头鹦鹉 | Calyptorhynchus baudinii |
16. | 黄尾黑凤头鹦鹉 | Calyptorhynchus funereus |
17. | 辉凤头鹦鹉 | Calyptorhynchus lathami |
18. | 短嘴黑凤头鹦鹉 | Calyptorhynchus latirostris |
四、 | 粉红凤头鹦鹉属 | Eolophus |
19. | 粉红凤头鹦鹉 | Eolophus roseicapillus |
五、 | 鸡尾鹦鹉属 | Nymphicus |
20. | 鸡尾鹦鹉 | Nymphicus hollandicus |
六、 | 棕榈凤头鹦鹉属 | Probosciger |
21. | 棕榈凤头鹦鹉 | Probosciger aterrimus |


外形特征
凤头鹦鹉科共有6属21个亚种,这是一些头顶长有冠羽的鸟类,属于大型鹦鹉。它们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,长有一个半月形的喙,蠕虫状的舌头。大多数凤头鹦鹉的羽毛是白色,但也有黑色、粉红色和杂色。凤头鹦鹉的嘴是镰刀形的,而且很坚实,可以啄碎硬的果壳,还能挖出树根。凤头鹦鹉和其他的鹦鹉有许多共同的特点,不同的部分主要在几个 解剖学 特征。包括能够收展的头冠,以及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鹦鹉羽毛呈现出虹彩的结构。凤头鹦鹉平均要比其他的鹦鹉体型大。但鸡尾鹦鹉却是一种很小的凤头鹦鹉。
栖息环境
适应各种各样的栖息地,从潮湿的森林到干燥的灌木丛,草原,茂密的热带森林,树木繁茂的 相思树和 桉树 地区。栖息与筑巢都爱在靠近水源地的树林中,繁殖季节偏好在桉树林地和松树种植园,在那里更容易找到适应繁殖的自然树洞。
生活习性
在森林地区时只在树上觅食,喝水时才会到地面上,在开阔地区或农作物区域,则经常在地面上觅食,栖息与筑巢都爱在靠近水源地的树林中,尤其是桉树林。在傍晚入夜时分常大叫,特别是在有月光的夜晚。以坚果、种子、花蜜、浆果、水果、植物的嫩芽和小昆虫为主,最喜欢的食物为当地的树种和 松果 ,在森林中撕开树枝取食蛀虫和 甲虫 有时凤头鹦鹉一起在农作物园区内觅食,造成严重的农业损失,主要是花生田与玉米田。


保护级别
全部列入《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》( IUCN 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。
极危(CR)——2种;濒危( EN )——2种;易危(VU)——3种;近危(NT)——1种;低危(LC)——13种。
中文名凤头鹦鹉科
拉丁学名Cacatuidae
界动物界
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
纲鸟纲
亚纲今鸟亚纲
目鹦形目
科凤头鹦鹉科亚科本科,通常也作为凤头鹦鹉亚科(Cacatuinae)置于广义的鹦鹉科(Psittacidae)之下属6属种21种亚种44亚种命名者及年代Cacatuidae分布区域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(自然状态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