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尾亚马逊鹦鹉

红尾亚马逊鹦鹉(学名:Amazona brasiliensis)是典型的攀禽,尾巴内侧有着大片的红色羽毛,是最美丽的亚马逊鹦鹉之一。对趾型足,两趾向前两趾向后,适合抓握,鸟喙强劲有力,可以食用硬壳果。羽色鲜艳,外表帅气。羽毛大部分是绿色。眼睛虹膜桔色。头冠、眼喙之间和大腿处分布有黄色。在翅膀的转折处有少许红色点缀,羽毛边缘呈黄绿色。翅膀的飞羽和翼角都泛紫光蓝色。栖息于森林、棕榈树林、农耕区等。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,主要的食物为水果、浆果、种子、坚果、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。分布于巴西南方的少数沿海地区。

图片[1]-红尾亚马逊鹦鹉-鹦鹉网

外形特征

红尾亚马逊鹦鹉体长35-37cm;体重约430g。鸟体为绿色,前额为暗红色;头顶和颈部为玫瑰红色,边缘并带有蓝紫色;耳羽部份为深蓝紫色;翅膀边缘为红色;次要飞行羽为绿色,尖端带有蓝色;尾巴外侧为绿底带有黄绿色的尖端;尾巴内侧中间有着很宽的红色部分,但只有在下看或张开尾巴时才能看到,末端亦有黄色的阔带。外飞羽底呈深紫蓝色,尖端深蓝色。鸟喙为浅灰色尖端为深灰色,尖端黑色;眼睛周围呈淡灰色,虹膜为桔红色。雏鸟的颜色较深,而瞳孔则是褐色。

栖息环境

栖息在巴西南部亚特兰大雨林的海岸地区,沼泽区。林地及红树林。几乎只生活在低地,一般海拔低于200米的地方,但有些也会在海拔700米的地方出现。

生活习性

主要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,在冬天会聚集比较多的数量,有时候会高达400只。从前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会和另外一种濒临绝种的红眼镜亚马逊鹦鹉(Red-spectacled Amazon)一起集结活动;通常在浓密的林区搜寻食物,然后在沿岸岛屿附近栖息,在早上9点到10点会先在栖息的沿岸觅食,然后在飞到内陆区寻找下一各觅食地点,在下午5点就会回巢休息。回到栖息的地方会相当的吵杂,因为彼此要争夺视野良好的高枝过夜。在飞行的时候相当吵杂,但是当日落以后安定下来就变的非常安静。主要吃果实、种子、花朵、花蜜及昆虫。

图片[2]-红尾亚马逊鹦鹉-鹦鹉网

分布范围

分布于巴西。

繁殖方式

卵生。在野外的繁殖季从9月到隔年2月,有时延伸至4月。主要以啄木鸟使用过的树洞以及高大的树洞为巢,每年都会使用相同的筑巢地点。一次会产下3到4枚卵,孵化期为27天或28天,幼鸟羽毛长约50至55天,离巢期约7至8周。

种群现状

巴西的工业化,并经济及人口增长,都是红尾亚马逊鹦鹉数量减少的原因。每年大量的伐林都令红尾亚马逊鹦鹉失去了家园,其栖息地受到破坏而出现食物短缺。就大西洋森林就已经消失了93%,余下的7%都被公路等划分。被细分的地区限制了食物的供应,它们为此而迁往边缘地区,受到人类及掠食者的侵害。

红尾亚马逊鹦鹉色彩鲜艳,很易成为捕猎的对象。于1990年至1994年所监察的47个巢穴,就有41个被人类洗劫。当地人捕猎红尾亚马逊鹦鹉出售,作为宠物及研究之用。另外,运送途中亦令大部份红尾亚马逊鹦鹉死亡。故此其数量不断下降。

图片[3]-红尾亚马逊鹦鹉-鹦鹉网

保护级别

由于红尾鹦鹉会在很大遍的地方觅食,故在传播种子有着重要的角色。它们也会在大西洋大陆迁徙至沿岸岛屿,也可以帮助传播种子。在巴西,观赏野生的红尾亚马逊鹦鹉及其迁徙亦为当地人带来收入。

为保护红尾亚马逊鹦鹉,自1997年就开始了一些教育计划。这些教育计划主要提高对红尾亚马逊鹦鹉濒危的关注,藉以减少伐林及捕猎的行为。

另外亦设立了一些保育设施来饲养红尾亚马逊鹦鹉,欧盟及巴西在这方面已获得成功。于1989年,在巴西成立了苏波拉圭国家公园(Superagüi National Park)对红尾亚马逊鹦鹉的保育最为有效。虽然这个公园并非为保育红尾亚马逊鹦鹉而设立,但它却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,让红尾亚马逊鹦鹉的生存得以延续。

受到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一的保护,其贸易受到限制。
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ver 3.1 2009年濒危物种——易危(VU)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2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