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嘴鹦哥(学名:Forpus modestus)是一种小鹦鹉,仅有2个亚种,体羽主要是绿色,翅膀为深绿色,鸟喙黑色。是典型的攀禽,鸟喙强劲有力,喙钩曲,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,喙基部具有腊膜。肌肉质舌厚。脚短,强大,对趾型,两趾向前两趾向后,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。晚成雏。主要栖息于干燥和半开阔充满灌木和树木的地区、开阔的林区、刺丛平原、次要植被区、雨林的边缘地带。在繁殖季会组成5到12只的小群体,偶尔也会超过50只,以半熟和干燥的草类植物种子、浆果、水果、植被、植物嫩芽、花朵等为食。主要分布于巴西,哥伦比亚,厄瓜多尔等地。
外形特征
乌嘴鹦哥长度平均为12~12.5厘米(包括尾巴),体重30~35克,体羽一般是深绿色。额头和脸颊深翠绿色,有时形成鲜明的面部区域。胸部和腹部是蓝绿色并有橄榄色标记,后腰、翼下覆羽和臀部是暗紫色和蓝色。主翼羽黑色,外侧墨绿色。次级翼羽紫蓝色有绿色斑纹,初级和二次覆羽淡紫蓝色,飞羽的底面蓝灰色。
雌鸟和雄鸟类似,但苍白。缺乏雄鸟的蓝色着色,而换成绿色。胸部和腹部有微黄色调,面部区域是黄绿色,有些雌鸟呈淡黄绿色。
幼体和成鸟很像,但体羽暗灰。亚成鸟雄鸟有绿色和蓝色混合的斑纹。
该鸟喙除了基部均为黑色,有一些鸟类几乎所有的鸟喙都是黑色。眼睛周围有窄暗的灰色环。虹膜是深褐色,脚灰棕色。
栖息环境
乌嘴鹦哥青睐沿着水道,活动于开放的雨林区,高大的次生植被和大区域的国家公园。生活在有大量树木的林区,海拔高度500米左右的地方。有时候,也可上升到1000米的地方。
栖息环境
乌嘴鹦哥青睐沿着水道,活动于开放的雨林区,高大的次生植被和大区域的国家公园。生活在有大量树木的林区,海拔高度500米左右的地方。有时候,也可上升到1000米的地方。
分布范围
分布于玻利维亚多民族国、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厄瓜多尔、法属圭亚那、圭亚那、秘鲁和委内瑞拉。
繁殖方式
乌嘴鹦哥在自然栖息地,繁殖季节从7月开始,会寻找枯死的树洞筑巢,一次会产下3到6枚卵,孵化期21天,幼鸟羽毛长成约35天,卵大小约18.2×14.8毫米。
亚种分化
中文名称 | 拉丁学名 | |
---|---|---|
1. | 乌嘴鹦哥指名亚种 | Forpus modestus modestus(F.s. sclateri) |
2. | 乌嘴鹦哥亚马逊亚种 | Forpus modestus eidos |
种群现状
该物种分布范围广,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(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,栖息地质量,种群规模,分布区域碎片化),种群数量趋势稳定,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。
保护级别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——低危(LC)。